偏癱癥狀
介紹
-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tài)。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癱的程度,可分為輕癱、不完全性癱瘓和全癱。輕癱:表現(xiàn)為肌力減弱,肌力在4-5級,一般不影響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癱較輕癱重,范圍較大,肌力2-4級,全癱:肌力0-1級,癱瘓肢體完全不能活動。
病因病理
-
偏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多由急性腦血管病及其原發(fā)病引起。急性腦血管病人產生原因,主要是大腦半球皮層運動中樞受損的緣故。從人的大腦半球分工來講,右側大腦半球通過運動中樞管理著左側肢體運動;左側大腦半球,通過運動神經管理著右側肢體運動。任何一側發(fā)生病變,都會導致對側偏癱。兩側大腦半球最易發(fā)生病變的部位是內囊。因為這里主要是由一個叫豆紋動脈的小血管供應血液,而豆紋動脈是從大腦中動脈垂直分出的,管徑小,壓力大,受血流沖擊時,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又叫做出血動脈。是發(fā)生 腦出血的好發(fā)部位,但當血壓下降,血流緩慢時,又容易發(fā)生血栓形成。而內囊區(qū)神經纖維排列很緊密,上行和下行的纖維都從此處穿過,一旦受損,便產生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即所謂三偏征。
偏癱病因多樣復雜,總的來說都與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動脈粥樣硬化是中風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風患者患有動脈硬化,高脂血癥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壓是中風最主要最常見的病應,腦出血患者93%有高血壓病史。
3、腦血管先天性異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原因。
4、心臟病,如:心內膜炎,有可能產生復壁血栓;心動過緩則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
5、代謝病中糖尿病與中風關系最密切,有30-40%中風患者患有糖尿病。
偏癱的發(fā)病方式呈現(xiàn)急性、突發(fā)性,但病理過程則多是緩慢的,在這個病理變化過程中,中風的誘發(fā)因素促使這個變化過程突然升級,而發(fā)生了中風,中風的誘因大致有:
1、情緒不佳(生氣、激動);
2、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飲酒不當)。
3、過度勞累;用力過猛;超量運動;突然坐起和起床等體位改變。
4、氣候變化;妊娠;大便干結;看電視過久;用腦不當等。
5、各種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血友病、心臟病、血粘度高、心動過緩、血管硬化。
6、服藥不當,如降壓藥使用不妥。
任何導致大腦損傷的原因都可引起偏癱,腦血管病是引起偏癱最常見的原因。顱腦外傷、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瘤、腦腫瘤、腦內感染、腦變性病及脫髓鞘病均可出現(xiàn)偏癱。
癥狀檢查
-
偏癱應該如何診斷?
主要為一側上下肢的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有四種表現(xiàn)形式:
?、僖庾R障礙性偏癱: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生意識障礙,并伴有偏癱,常有頭及眼各一側偏斜。
?、诔诰徯云c:表現(xiàn)為一側上下肢隨意運動障礙伴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隨意肌麻痹明顯面不隨意肌則可不出現(xiàn)麻痹,如胃腸運動、膀胱肌等均不發(fā)生障礙。
?、郫d攣性偏癱:一般的是由弛緩性偏癱移行而來,其特點是明顯的肌張力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癱瘓明顯,肌張力顯著增高,故上肢表現(xiàn)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狀態(tài),被動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
④輕偏癱:在偏癱極輕微的情況下,如進行性偏癱的早期,或一過性發(fā)作性偏癱的發(fā)作間隙期,癱瘓輕微,如不仔細檢查易于遺漏。
頭面部
病人有面癱時,可見偏癱側鼻唇溝變淺,眼裂增寬,口角下垂。呼氣時,偏癱側面頰鼓起;吸氣時,癱瘓側面頰下陷,此稱為“船帆征”?;颊叱S蓄^及眼向一側偏斜。在中腦以上病變,則是注視病灶側,頭也略偏向病灶側;中腦以下、橋腦部位的病變時,則是注視偏癱肢體,頭也略偏向偏癱肢體側。用手翻開雙側眼瞼時,偏癱側阻力小或無阻力,口角偏向健側,如用力壓迫眶上切跡,引起疼痛反應,正常側面肌收縮,使口角歪向健側更明顯。
肢體
正常人平臥時,雙足與床面呈垂直位。有偏癱者,偏癱—側的下肢呈外旋位。將兩腿屈曲90度時,癱瘓肢體很快被動伸直,且往外倒。把上下肢放于不自然位置時,未癱瘓的肢體將逐漸移到自然位置。同時,還常有舉手、拉被、摸胸、下肢伸屈等動作。而偏癱側肢體則無此反應。抬起雙側肢體,然后松手讓其自然下落,可見癱瘓側肢體下落較健側快。如用同等力量刺激雙下肢的對稱部位,可見健側肢體伸縮、回避,而癱瘓側肢體無此反應。偏癱側肌張力也較健側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杳猿潭容^深時,偏癱側病理反射為陽性。
鑒別
-
偏癱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
(一)皮質與皮質下性偏癱
皮質性偏癱時,上肢癱瘓明顯,遠端為著。如果出現(xiàn)皮質刺激現(xiàn)象有癲癇發(fā)作。頂葉病變時,有皮質性感覺障礙,其特征是淺層感覺即觸覺、溫痛覺等正常,而實體覺、位置覺、兩點辨別覺障礙明顯。感覺障礙以遠端為明顯。右側皮質性偏癱時常伴有失語、失用、失認等癥狀(右利),雙側皮質下偏癱伴有意識障礙,精神癥狀。大腦皮質性偏癱一般無肌萎縮,晚期可有廢用性肌萎縮;但頂葉腫瘤所致的偏癱可有明顯的肌萎縮。皮質或皮質下偏癱腱反射亢進,但其他錐體束征均不明顯。皮質與皮質下偏癱以大腦中動脈病變引起的最常見,其次為外傷、腫瘤、閉塞性血管病、梅毒性血管病或心臟病引起的腦栓塞等。
(二)內囊性偏癱
錐體束在內囊部受損傷后出現(xiàn)內囊性偏癱,內囊性偏癱表現(xiàn)為病灶對側出現(xiàn)包括下部面肌、舌肌在內的上下肢癱瘓。偏癱時受雙側皮質支配的肌肉不被累及,即咀嚼肌、咽喉肌以及眼、軀干和上部面肌。但有時上部面肌可以輕度受累,額肌有時可見力弱,表現(xiàn)眉毛較對側輕度低下,亦可有眼輪匝肌力弱,但這些障礙為時短暫,很快恢復正常。內囊后肢的前2/3損害時,肌張力增高出現(xiàn)較早而且明顯,伸展肌給病理反射均易出現(xiàn),內囊前肢損害時出現(xiàn)肌僵直,病理反射以屈肌組為主。內囊性偏癱最常見的病因是大腦中動脈分支的豆紋動脈供應區(qū)出血或閉塞。
(三)腦干性偏癱(亦稱交叉性偏癱)
腦干病變引起的偏癱多表現(xiàn)為交叉性偏癱,即一側顱神經麻痹和對側上下肢癱瘓。其病因以血管性、炎癥和腫瘤為多見。
1.中腦性偏癱:
(1)Weber 氏癥候群:是中腦性交叉性偏癱的典型代表,其特點是病變側動眼神經麻痹,病灶對側偏癱。由于動眼神經麻痹,故臨床上出現(xiàn)臉下垂,瞳孔散大,眼球處于外下斜視位。有時見到眼球向側方共同運動麻痹,即出現(xiàn)Foville氏癥候群,并可伴有與偏癱現(xiàn)側的感覺遲鈍,以及小腦性共濟失調。其機理是在Weber氏癥候群的基礎上病變范圍更廣泛,影響了眼球的腦干側視中樞及其徑路。以及感覺纖維和小腦紅核束所致。
(2)Benedikt氏癥狀群:表現(xiàn)為病灶對側不全偏癱,同時偏癱側有舞蹈和手足徐動癥。
2.腦橋性偏癱:
(1)Millard- Gubler氏癥候群:病灶同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和同側外展神經麻痹,病灶對側偏癱,呈交叉性癱瘓。因面神經的核上纖維在腦橋高位交叉,終止于腦橋下部的面神經核,再由頊神經核發(fā)出面神經纖維,走向背內側,繞過外展神經核,再走向腹內側,于腦橋及延髓交界處出腦。當面神經核上纖維交叉后的腦橋部病變時,即再現(xiàn)病灶同側周圍性面癱,與外展神經麻痹,對側上下肢錐體束損害的交叉性癱瘓。
(2)Foville氏癥候群:表現(xiàn)為面神經麻痹,外展神經麻痹同時兩眼向病灶對側注視,實際上是Millard—Gubler氏癥候群加上兩眼側視運動障礙,故應稱Millard—Gubler— Foville氏癥候群。如病變侵及同側三叉神經根叢或三叉神經脊束核可有病變同側面部感覺遲鈍。
3.延髓性偏癱:
(1)延髓上部癥候群:病例對側上下肢癱瘓,病灶同側舌肌癱瘓和舌肌萎縮。
(2)延髓旁正中癥候群;病灶對側有深感覺和精細感覺障礙。
(3)延髓背外側癥候群(wallenberg氏癥候群):有時伴有輕偏癱。此外尚有同側肢體共濟失調、眼球震顫、同側軟腭下垂、聲帶麻痹、面部核性感覺障礙、Horner氏癥等。
(4)Babinski—Nageotte氏癥候群:病變對側偏癱與偏側分離性感覺障礙,血管運動障礙。病變同側顏面感覺障礙,小腦共濟失調癥,Horner氏征,眼震,軟腭,咽及喉肌麻痹(Avellis癥候群)。
(5)延髓交叉部病變:在交叉前病變可有對側上下肢癱瘓。
(四)脊髓性偏癱
1、錐體交叉以下:脊髓半側病變時,于病變同側出現(xiàn)上下肢癱瘓,而無顱神經麻痹,病灶側深部感覺障礙,對側有溫度覺、痛覺障礙,(Brown-S\\\\\\\\\\\\\\\'equard癥候群)。
2、頸膨大(頸5~胸2)受損:可出現(xiàn)偏癱。表現(xiàn)為上肢下運動元癱瘓,下肢上運動神經元癱瘓。各種感覺喪失、尿失禁和有向上肢放散的神經痛。常有Horner氏征。
預防
-
偏癱應該如何預防?
防治及預防偏癱,以下介紹幾種方法:
1、定期體格檢查是預防中風、偏癱的重要措施。有很多發(fā)生中風的病人,家屬往往覺得很驚訝,因為病人平時從來不看病不吃藥,一直以為他(她)身體很健康,沒想到卻一下子中風了。其實,身體健康只是病人和家屬的一種錯覺。中風的病人往往存在中風的危險因素而不自知。這些人如果能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中風是可以預防的。所以,對年齡40歲以的人群,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中風家族史的人,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中風的危險因素,可以預防中風的發(fā)生。
2、加強身體鍛煉對預防偏癱有何益處。實踐證明,體育鍛煉有助于偏癱。
(1)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延緩衰老。
(2)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心臟功能,改善血管彈性,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腦的血流量。
(3)體育鍛煉能夠降低血壓,擴張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從而可以減少血栓形成。
(4)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脂質代謝,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從而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長期鍛煉能降低體重,防止肥胖。
因此,體育鍛煉是預防偏癱的一項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