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 | 主任醫(yī)師
神經內科三病房主任,神經病學醫(yī)學碩士,承擔衛(wèi)計委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巡講任務,多次到二級甲等醫(yī)院進行授課,對規(guī)范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治療進行指導和查房工作。從事神經內科工作近20年,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神經內科進修,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帕金森病是個慢性進行性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就目前國際水準而言,還沒有哪一種藥物或哪一種措施能夠治愈帕金森病,所以診斷清楚之后,患者就要做好終生服藥、長期抗戰(zhàn)的思想準備。目前帕金森病人還是以藥物為主進行治療,醫(yī)生在使用藥物的時候都會先用較小的劑量,待患者的反應來調整劑量。但是在臨床上存在很多的影響因素,有的時候藥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有的時候卻是效果大打折扣。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懼怕藥物的不良反應,沒有依照醫(yī)生所交待的劑量服用。藥物說明書中,常常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描繪得很細致。一些患者看完之后,便過于擔憂藥物的不良反應,以為說明書中所提到的不良反應都會發(fā)作。于是,他們便自行減量,以至基本就不服藥,這樣自然控制不住病情。實事求是地講,抗帕金森病藥物確實會呈現一些不良反應,但這些反應只需及時通知醫(yī)生,醫(yī)生能夠調整藥物的劑量、用藥次數,或同時合用其他藥物,大多數的不良反應都是能夠避免的。
肢體震顫包括如下幾方面:(1)生理性震顫;正常情況下在維持某種姿勢時出現,在某些情況如焦慮、緊張、恐懼、低血糖時表現出的震顫。(2)原發(fā)性震顫:震顫是唯一表現,多為上肢遠端對稱性姿勢性震顫,原發(fā)性震顫可始于任何年齡,平均發(fā)病年齡45歲,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典型原發(fā)性震顫病程很長,對日常生活一般無嚴重影響。(3)藥物所致震顫:藥源性震顫通常是姿勢性震顫,危險因素為老年人和多藥聯用。誘發(fā)震顫的藥物包括β受體激動劑、茶堿、抗抑郁藥物、鋰、甲狀腺素和胺碘酮等,還有一些與生活方式相關如咖啡因和酒精等。(4)其他原因:心因性震顫,肌張力障礙性震顫,小腦性震顫以及代謝性震顫等。震顫不是帕金森?。ɑ蛘吲两鹕C合征)特異性癥狀,此類疾病往往有運動遲緩、強直等特征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