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導管瘤的癥狀體征是什么
閱讀:4.90w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
我們這里主要是指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多與雌激素水平增高有關,會出現乳房的疼痛、乳房部位的不適癥狀體征。第一乳頭溢液,約占就診病人的80%,是導管內乳頭狀的主要癥狀,乳頭溢液來自于乳管,為自溢性,常呈血性或者是漿液性,乳頭狀瘤是否發(fā)生乳頭溢液,與乳頭狀瘤的類型和部位有關,發(fā)生在乳頭中央部位的大導管內的乳頭狀瘤的乳頭溢液癥狀是最為常見的;第二,疼痛,本病僅有少數病人有局部疼痛及壓痛,常為乳房導管擴張,導管內類脂樣物質溢出及炎癥所致;第三,乳房腫塊,是乳房導管內乳頭狀瘤的主要體征,建議去醫(yī)院檢查之后積極采取治療,乳腺導管的乳頭狀瘤與乳腺導管的乳頭狀癌兩者均可見到自發(fā)的,無痛性乳頭血性溢液,均可捫及乳暈部腫塊,且按壓該腫塊可自乳管開口處溢出血性液體,由于兩者的臨床表現及形態(tài)學特征都非常相似,故兩者的臨床鑒別診斷十分困難,所以出現上述表現時一定要到醫(yī)院去就診。
相關視頻推薦
-
-
乳腺導管瘤如何診斷
閱讀:4.01w
- 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為女性常見的乳腺良性腫瘤,具有一定的癌變率,常以乳頭溢液為首發(fā)癥狀,但其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不易與其他疾病鑒別,早期診斷具有一定困難,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乳頭異常溢液,且以血性溢液居多的時候,還有少數是漿液性溢液,或者是漿液性血性溢液交替出現,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醫(yī)院檢查,根據其臨床特征再借助影像學檢查及細胞學檢查,就可以做出初步的診斷。近年來一些新技術,新方法的臨床應用有效地提高了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診斷準確率,但最后診斷還是需要手術標本的病理檢查結果,典型的良性導管內乳頭狀瘤在常規(guī)切片上就可以診斷,但是需要進一步區(qū)分是中央型還是周圍性導管內乳頭狀瘤,因為它們的預后是不一樣的,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周圍型導管內乳頭狀瘤的癌變風險要比中央型導管內乳頭狀瘤要高,但是要確卻判斷導管乳頭狀瘤有沒有癌變的風險需要病理結果,我們要判斷是否伴有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時候癌變率風險會增高,這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免疫組化標記明確肌上皮是否存在,或是缺失的范圍來判斷它是不是癌變。
-
王麗霞
-
-
乳腺導管瘤的病理病因是什么
閱讀:4.63w
- 乳腺導管瘤的發(fā)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多數學者認為與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或相對增高有關,由于雌激素的過度刺激引起乳管擴張,上皮細胞增生形成乳管內乳頭狀腫瘤,又因為本病見于中老年婦女,與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相同,幾70%的導管內乳頭狀瘤是乳腺增生病的一種伴隨病變;另外飲食結構不合理,如脂肪攝入過多,可影響卵巢的內分泌,強化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細胞的刺激從而導致乳腺增生,女性乳腺有15到20個乳腺導管開口于乳頭,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是指發(fā)生在導管上皮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纖維腺瘤和乳腺癌,導管內乳頭狀瘤分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乳頭狀瘤,多發(fā)生在乳管壺腹以下大約1.5cm的一級到二級乳管,壺腹是指乳管接近乳頭膨大成囊狀的部位,又稱大導管內乳頭狀瘤,位于乳腺中央區(qū)乳暈下方,一般認為其不增加乳腺癌的風險,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推薦乳腺自我檢查結合定期體檢。
-
王麗霞
-
-
乳腺導管瘤的并發(fā)癥有哪些
閱讀:3.42w
- 乳腺導管瘤并發(fā)癥主要是指手術以后的并發(fā)癥,最常見并發(fā)癥包括瘢痕術后感染、血腫 積液形成等,皮下出血和積液是因為皮瓣活動遺留空腔,皮下滲液引流不暢所致,可采用創(chuàng)面持續(xù)負壓引流加壓止血或放置引流管,以及皮瓣良好的固定來預防;其次是手術過程中破壞了部分導管導致這些乳管失去了哺乳功能;第三,手術后可能會出現乳房變形影響美觀;第四,術后感染,主要是因為引流不暢,也可發(fā)生感染,這個時候,局部應積極合理的換藥,清除不利于傷口愈合的因素,同時也應給予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第五,皮瓣壞死,這是對于腫瘤大切除范圍大、植皮的病人,輕者皮瓣邊緣壞死范圍小者一般不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壞死范圍較大的應及時將壞死部分剪除,清除換藥作為植皮前的創(chuàng)面準備,以便早期植皮。
-
王麗霞
-
-
乳腺導管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閱讀:4.53w
- 如果通過檢查診斷導管乳頭狀瘤,就要到醫(yī)院乳腺??浦委煟楣軆热轭^狀瘤均需定位手術切檢,現在的術前定位技術很多,常用的是鉬靶導絲定位,也有術前先在溢液的導管開口處注入2%美藍溶液進行導管造影,以便術中辨認受累導管,術前兩天不要擠壓乳房,以免導管內積液排盡術中不能辨認溢液導管,臨床上治療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手術方式很多,主要包括腺葉,也就是區(qū)段切除;象限切除術;皮下乳腺切除術,或單純乳腺切除術;術式選擇主要根據病變的性質,病變的范圍和精確定位而定,由于乳腺導管內乳頭狀腫瘤的術前定性診斷較為困難,以前主要依據術中冷凍病理切片檢查確定,其術式選擇較為棘手,臨床上存在一定爭議,近年來隨著纖維乳管鏡在臨床診斷,術前活檢及輔助定位技術的應用逐漸成熟,使手術方式趨于微創(chuàng)化發(fā)展,有效地縮小了手術切除的范圍,如果手術切除不徹底,將存在較大的復發(fā)率和一定的惡變概率。
-
王麗霞
-
-
乳腺導管瘤術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閱讀:5.81w
- 乳腺導管瘤為良性腫瘤一般手術之后,盡量不要過度活動,以免引起切口出血影響治愈;術后應注意個人衛(wèi)生,以免傷口發(fā)生感染;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吃辛辣食物,戒煙酒,因為一個乳房有15到20根乳管,手術只是切除了病變的部位,而且導管乳頭狀瘤可以多發(fā),其它的乳管也有再發(fā)的可能,所以術后一定要定期復查;我是一個病理科大夫所以強調病理結果會多一些,手術后一定要關注最后的病理診斷結果,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能遇到這樣的病人,幾年前有手術史,問結果是什么,不知道,屬于最后病理診斷,導管乳頭狀瘤伴有不典型增生,或導管乳頭狀瘤周圍伴有乳腺增生性病變,或伴有導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發(fā)展為繼發(fā)性浸潤性癌的風險,這時就要密切隨診,如果最后病理診斷有惡性變,是需要擴大手術和做其它相關的治療的。
-
王麗霞
-
-
乳腺導管瘤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閱讀:3.49w
- 導管乳頭狀瘤的檢查方法有很多,我們常用的,第一,是脫落細胞學,或者是針吸細胞學檢查,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是乳腺良性上皮性腫瘤,患者多伴有乳頭溢液,可對乳頭溢液行細胞學檢查,如找到腫瘤細胞則能明確診斷,對于可觸及腫塊的患者采取針吸細胞學檢查,對于乳頭溢液伴可觸及腫塊的導管內乳頭狀瘤患者聯合應用脫落細胞學和針吸細胞學檢查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第二,纖維乳管鏡檢查,纖維乳管鏡為病理性乳頭溢液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檢查方法,其最大優(yōu)勢在于能直觀地觀察到隆起性病變的存在及位置,并根據病變的特點進行診斷,使乳腺導管內的微小病變得到早期發(fā)現;第三,乳腺超聲檢查,近年來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及彈性成像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診斷率有所提高;第四,乳腺MRI檢查,現如今動態(tài)增強MRI作為乳頭溢液病變的新興檢查手段,以其高度軟組織分辨率、良好的血流動力學顯示等優(yōu)點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多。
-
王麗霞